• 乐玩国际




  • 0512-52953385扬州乐玩国际水产有限公司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 > 上海养殖户深陷重灾如何拨开迷雾?

    上海养殖户深陷重灾如何拨开迷雾 ?

    发布时间 :2015-09-14 14:46:54

    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,上海,地处长江入海口,毗邻东海,北有崇明岛、长兴岛、横沙岛3个岛屿。崇明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 ,有着“长江门户 、东海瀛洲”的美誉 ,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及中国最大的沙岛。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,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,这就是乐玩国际此次长江之行的最后一站。
      
      上海养虾人 ,与白对虾的一场“博弈”
      
      上海境内河道(湖泊)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 ,境内江 、河、湖、塘相间 ,水网交织 ,水产资源丰富。上海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面大约有5万亩,主要集中在南惠与奉贤区。在整个养虾业都不景气的状况下,上海的对虾养殖也不例外。“这两年养虾,大多数都在亏本,虾越来越难养”,养殖户张建林如是说。
      
      张建林 ,上海邬桥镇本地人,从事养殖行业已有25年,1991年开始养殖四大家鱼。但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,低价的养殖品种利润低,无利可图。从2010年以后,像大多数养殖户一样,张建林也开始了对虾养殖 。对虾的风险虽高 ,但是利润足,在前两年的养殖中,养殖户普遍尝到了甜头。
      
      然而 ,好景不长。2013年底起,上海的阴雨天气不断增加 ,今天更是到了四十多年来阴雨天气最多的一年 。对养虾来说,天气尤为重要。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虾的发病率增高 ,成活率下降 。“去年的大雨让100亩的虾塘沦陷,亏损了50多万”,张建林有些无奈 。
      
      “今年的虾苗,更是让人着急” ,张建林说,天气越来越糟糕 ,虾苗的价格也越来越贵 ,但品质却越来越差 ,本来天气状况不好,给养殖造成很大困扰 ,再加上苗种的问题,虾农们陷入一场与对虾的“博弈”中 。“如果赌赢了 ,明年还能重来;如果赌输了 ,就可能会被淘汰”,张建林的这句话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。
      
      随着政府回填政策的实施,2014年开始,上海已有3000-5000亩的水面填回耕地 ,养殖水面在减少这毋庸置疑 ,已不再是像2001年、2002年那样可以随意挖塘养殖。上海养虾人想要赢得这场“博弈”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;其次是要在虾的免疫力上下功夫;最后的关键则是注重调水,在梅雨季节保障稳定的水质,减少虾病滋生 。
      
      外来养鱼人 ,在迷雾中等待光亮
      
      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 ,现有面积为1200.68平方公里。这里风光旖旎 ,绿树成荫的200多公里环岛大堤,犹如一条绿色巨龙 ,盘伏在长江口上。全岛地势平坦 ,土地肥沃,林木茂盛,物产富饶 ,是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 。
      
      在崇明岛养鱼的本地人很少,大部分是安微 、四川、浙江的外来人在此养殖 。张富贵,安徽人 ,10年前跟随二十多户亲戚举家搬迁到岛上定居,开始养鱼。崇明岛养殖水面一般是30-50亩 ,以草鱼养殖为主,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,也有养殖黄颡鱼的 ,但不及草鱼多 。
      
      “今年草鱼行情不好 ,大家的投料积极性并不高” ,张富贵说。1斤规格草鱼的价格是4.8元  ,相较于2斤草鱼的价格整整少了1块钱。如果草鱼规格拉不大 ,养殖户就要亏本 。虽然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,长江水系良好的水质,让鱼发病相对较少,但是降水量的增加让水质问题越来越突出  ,草鱼发病时间提前。此外,养殖户对草鱼疫苗注射不重视 ,也导致草鱼的成活率只有60%。养殖户唯有降低鱼塘的放养密度 ,转用低价饲料 ,减少成本投入,来抵御养殖风险。
      
      近年来,崇明岛养鱼人的亩产收益不断下降,行情似一片迷雾。据有关人士透露,很多苏北的养殖户已经开始了草鲫混养模式 ,他们将5斤左右的草鱼以低于上海市场的价格销售 ,崇明岛的草鱼价格深受冲击。在这样的情形下,崇明岛的养殖户要突破迷雾,见到曙光,还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 。



  • XML地图